家禽产品一直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区城市固定消费人口近50万,且外地人口众多,餐饮业火爆,据统计,每天需消费约1.5万只家禽。长期以来,因对家禽屠宰的经营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其产品的安全性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尤其是2017年爆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家禽产品安全要求与家禽屠宰经营管理相对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家禽宰杀销售摊点分散,监管难。城区21个农贸市场,有近40个活禽销售摊点,城郊结合部家禽宰杀点就有近30个,面宽、点多、量大,市场监督执法人员有限,监管难度较大。二是产品来源渠道广泛,溯源难。全区80%的家禽产品来自山东、河南、广东、广西等全国各地,来源广泛。而且市场上活禽的宰杀多是市民在市场购买后,直接到屠宰场所进行代宰,无人申报检疫,导致难以溯源。三是活禽交易形式多样,检疫难。宰杀市场销售宰杀家禽来源复杂,不具备动物待宰前的隔离、观察及内脏检测条件,无法正常开展宰前及同步检疫。同时相关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为节约成本,获取更多利润而故意逃避检疫,致使监督执法的难度增大。四是居民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改变难。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消费习惯,导致大多市民愿意在农贸市场购买活禽,再到市场内的宰杀点进行宰杀,认为比较放心,致使疫情防控宣传效果不佳。特此建议:
一、推进家禽产品定点屠宰管理。针对市民家禽产品消费习惯难以迅速转变,主城区周边屠宰场点较多的实际情况,建议先行关闭城区农贸市场和沿街店铺内活禽交易宰杀场所,在华凤原犬只、花卉交易市场或川东北农贸市场等地设立临时的、独立的活禽交易市场。同时,建议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逐步清理关闭城区内不合格的屠宰场所。待活禽交易定点屠宰场建成后再全面关闭城区活禽屠宰点位,实行活禽定点屠宰管理,彻底解决家禽产品“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强化家禽产品经营加工监管。加强活禽交易屠宰和家禽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家禽强制免疫和产地产检,严格产地检疫和电子出证程序,加强产地准出管理,严格对进入屠宰场前动物进行查证验物和宰前检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严把市场准入关,禁止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家禽产品进入市场和餐饮等生产加工企业,并督促市场管理方和从业人员落实主体责任。
三、加大家禽产品消费常识宣传。加强对活禽及禽类产品安全消费知识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活禽消费观念,行业主管部门要全面加强对活禽定点交易屠宰工作的宣传报道,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活禽定点交易屠宰的重大意义,提高群众关心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和活禽产品质量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从传统“鲜活禽”的消费方式向“白条禽”“冷鲜禽”的绿色消费观念转变。
(区政协提案委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