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机遇 加速全区经济建设
——区政协专题协商区政府上半年经济与项目工作
近日,区政协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区政府上半年经济与项目工作情况。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区政协各委室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区政府副区长弋晓林应邀到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会议认为,上半年我区紧扣“保住全市第一、冲进全省前十”的奋斗目标,对标先进、加力加压,奋力拼搏、精准发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向好,项目攻坚亮点十足、气势如虹、引爆发展。从总体来看,虽然我区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但依然存在经济质量不高、增长动力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经济与项目工作,助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委员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认清发展形势,增强信心和紧迫感。顺庆区是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川陕革命老区振兴等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随着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项拓展、全域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部署和市委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等发展战略的整体推进,顺庆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抢占更多发展先机、吸纳更多发展要素,顺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十足、信心十足。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顺庆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经济行稳致远的基础还不够坚实,发展蓄势突破的动能还不够强劲,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有力,区域向北拓展的支撑还不够牢固,领先于全市的优势在缩小、进军全省前十的差距在拉大,发展不快动力不足、发展不优质量不高、发展不够实力不强等问题。面对前面标兵的步伐越来越快,后面追兵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激烈竞争形势,顺庆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标兵甩得更远、追兵逼得更紧,因此,我们必须摒弃“老大哥”的优越感,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保持发展定力、知难而进、破壁前行。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发展。坚持“强三优二特一”的产业发展定位,在产业发展上做好“加减法”。一是大力抓好高端三产业。充分利用南充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加快五星商圈、南门坝商圈等老商圈的现代化配套服务的建设,提升老商圈的接纳能力,使市民“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坚持大楼宇、大总部、大商贸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导向,在北土坝、火车北站等新开发地区大力发展集文创旅游、康养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商业综合体,切实提升顺庆区服务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顺庆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但不能走低端的、产能过剩的传统工业道路,要依托创新驱动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的新兴产业,加快培养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好企业,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高新、环保的绿色工业、都市工业、楼宇工业。三是切实发展现代农业。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发展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巩固提升西河沿岸、七坪寨、四方寨景点,谋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切实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三、坚持项目抓手,努力扩大经济总量。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更是加快一个地区经济振兴最有效的方式,狠抓经济发展,必须突出项目建设。一要高标准招引项目。认真研究和争取中、省、市出台的经济项目发展政策,积极筛选和对接国家、省、市资金投向的重点项目,在招大引强、招强引优上下功夫,在跟踪洽谈、签约落地、建成投产上做文章,确保引入的重大产业项目在顺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要强力度抓项目建设。把建成建好多少项目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依据,坚持干部围着项目转、资金围着项目投,围绕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按照既定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切实抓好落实,同时,建立定期协调会商、项目经理责任制,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三要大力气保障项目。积极搭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平台,大力争取上级资金,用好用活财政资金,在政府主导、先期注入部分资金的带动下,整合国有资本资源,做大做强城投公司,增强国有投融资公司承债能力,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运作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强水、电、气、土地等要素的供给,优先保障重大项目。
四、注重三个结合,破解项目建设难题。一是注重招商引资与招财引智相结合。全面落实“嘉陵江英才工程”“果城·菁英计划”“三名工作室”等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和招智引技工作机制以及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关爱机制,大力引进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积极为顺庆项目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聚集人才。二是注重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相结合。坚持绿色发展主基调,坚决抵制只图眼前之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行为,切实做到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两条底线一起守,大力推进城市农村绿化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注重建设速度与建设质量相结合。围绕顺庆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性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同时,要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均衡性考量,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高效完成,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