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
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关于“加快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的研究
区委站在顺庆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区情,审时度势、站高谋远,确立了“当好城市经济领头羊,建成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顺庆发展的方向和遵循。“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顺应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需要,这一定位,是“五大发展理念”顺庆化的具体体现,是市委“155发展战略”的顺庆实践,是建设和谐宜居中心区的历史延续,全区上下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主动担当、一马当先,同心同向、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接着一年,跑好接力赛、跑出好成绩,努力书写好“宜居宜业示范区”的顺庆新篇章。
“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是符合顺庆发展实际、顺应转型升级需要、体现执政为民担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目标,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字方针,坚持以人为核心,加快完善生产、生活、生态基础设施,用好用活独特的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山水格局,建设有魅力、有品位、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市,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洞察发展大势、着眼现实区情,在“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前进道路上,优势与劣势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信心与压力同行,总的来说:有喜有忧、喜大于忧。
“忧”在压力空前。一是经济发展“前面标兵渐行渐远、后面追兵愈来愈近”。经济行稳致远的基础还不够坚实,发展蓄势突破的动能还不够强劲,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有力,区域向北拓展的支撑还不够牢固,领先于全市的优势在缩小、进军省前十的差距在拉大,发展不快动力不足、发展不优质量不高、发展不够实力不强仍是顺庆的最大区情。二是城市建设“新城不新商气不旺、旧城太旧乱象丛生”。滨江特质不明显、山水风貌不凸显、文化内涵不彰显“三大问题”还是存在,交通拥堵依然突出、乱搭乱建屡禁不止、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三大挑战”并未减小,现代时尚都市版、城乡结合县城版、落后农村乡镇版“三大怪相”交替出现,宜居指数还是不高、幸福指数有待提升,初级阶段特征非常明显、二元结构矛盾非常突出、民生改善任务非常繁重仍是顺庆的最大实际。三是思想观念“坐井观天眼界不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嘉陵新城新区、实体经济、汽车产业“三大发展”强势崛起、迅猛推进,高坪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农业“三大经济”劲头十足、引爆发展,顺庆“领头羊”的优势慢慢在缩小、“老大哥”的光环逐渐在褪去、“主城区”的地位正在被挑战,与时俱进还不够、发展环境还不优,固步自封思想保守、夜郎自大闭关自守、理念不新观念陈旧仍是顺庆的最大壁垒。面对最大区情的现实、最大实际的挑战、最大壁垒的禁锢,全区上下唯有增强危机意识、强化担当意识、深化责任意识,保持发展定力、知难而进、破壁前行。
“喜”在优势难得。认清压力是一种水平,顶住压力是一种境界。要变压力为动力,就必须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与拿捏,找准“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在中央“一带一路”方略、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成渝第二城”“座标系”中的“座标点”。全面审视、理性研判,顺庆在“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中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最难得、最珍贵、最明显。一是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作为成渝城市群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两大规划”的腹心地带,作为省委“一干多支”和市委“成渝第二城”“两大格局”的中心城区,顺庆必将获得更多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高点起步的发展先机和先进一流的发展要素,这是“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的“政策王牌”,必须用好用活、打出水平。二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南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作为成都、重庆、西安的三角地带,作为“渝新欧”国际快铁、京蓉高铁、嘉陵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站点,顺庆具有超强的资源吸引力、强大的辐射带动力和巨大的城市承载力,这是“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区位自信”,必须坚信不疑、持续放大。三是底蕴厚重的人文优势。作为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巴蜀文化、红色文化的交融地,作为科教文卫、创新创业的中心区,顺庆是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20多处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拥有百余所科研院校、十万余专业人才的双创高地,文化底蕴特别厚重、发展潜力特别巨大,这是“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的“人文底气”,必须充分发挥、不断增强。
“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既有空前的压力,更有难得的优势,顺庆有良好的基础、充足的能力、足够的底气。全区干部群众务必要以“念兹在兹”的情怀、“昂扬向上”的斗志、“舍我其谁”的担当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切实做到“六个坚定不移”,奋力朝着“建成宜居宜业示范区”的金色愿景阔步前进!
一、要坚定不移实施城市会战,发挥“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引领作用
牢固树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要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坚持山水田园西线、产业发展中线、现代都市东线“三箭齐发”,统筹推进城市空间向北拓展,完善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基础配套。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启动实施桑树坝生态文旅城、北湖新天地项目,加快推进城北中央森林公园、双女石公园、舞风山公园建设和气象公园提档升级,优化城市绿化景观、改造城市园林景观、提升城市光亮工程,凸显城市文化、彰显城市魅力。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坚持严管重罚不动摇,深入开展车乱停、摊乱摆、棚乱搭、牌乱挂、人乱行“五乱”专项整治;扎实推进临街护栏标美化、棚区改造标准化;深入推进“两项清查”,防止问题反弹;有序推进“厕所革命”,补齐民生短板;着力打造“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要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擦亮“宜居宜业示范区”的生态底色
宜居宜业、绿色打底,要坚守生态“底线”、筑牢生态“防线”。要加强环境整治。持续巩固环保督察、禁养区养殖场关闭、非法采砂场取缔“三大成果”,严防死灰复燃;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快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要推进全域绿化。开展绿化山川行动,全域植树造林、全面禁采禁伐,构建江河两岸、道路两旁、荒坡山头、林间地头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绿色屏障;扎实推进嘉陵江绿色走廊建设,力争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6%。要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出行,发展绿色能源、推广绿色建筑,让人民群众养成低碳、环保、节俭、理性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要坚定不移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发展后劲
加快完善与“宜居宜业示范区”相协调的现代基础设施。要提速交通枢纽建设。全面完成西华路、玉带路、滨江路、白土坝路、西河中路“五路”综合改造,加快滨江路延长线、通江大道和北湖片区改造升级,全面实现内部交通大循环;加速推进顺蓬营、顺仪、将军路大桥“三大干道
”建设,全力争取蓉京高铁、汉巴南铁路“两大动脉”在顺庆设站停靠,全面打通对外交通大联通;加快推动轨道交通、高铁枢纽“两大工程”落地建设,全面构建公铁一体、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体系。要强化城乡供水保障。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统筹推进嘉陵江、桂花水库、康源水务“三大安全饮水片区”建设,全面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要提高信息保障水平。依托浪潮云计算、甲骨文大数据等应用平台,形成辐射区域的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中心,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区4G网络和WiFi全覆盖,打造“数字顺庆”“智慧城市”,以信息化提速生产生活现代化。
四、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发展活力
大开放大发展、不开放不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主动摒弃“小成即满、小富即安、小打小闹”的狭隘思维,坚持用全球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坚持“招大引强、招强引优”不动摇,算好综合账、算好长远账,推动资金流、信息流、资源流等发展要素向顺庆富集,构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对契合产业布局、符合发展需要、满足生态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最大限度的优惠,推动企业落户发展、做大做强;强化诚信意识,只要是出台的政策、签订的协议、约定的事项,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也要说到做到、坚决执行。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倡导“人人都是发展环境”“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等理念,共同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主动真情服务企业、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主动上门服务、深入一线服务、真心实意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着力净化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打造开明开放、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要进一步拓宽开放路径。要加大推介力度,积极参加中省市重大招商活动,在更大平台、更好舞台展示顺庆形象、彰显顺庆实力;要主动融入发展,主动对接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精确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精准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全面融入成渝区发展大局;要强化招商引资,组建招商专班、实施蹲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和精准招商,大力开展集群招商、延链招商,做到“引资”与“引智”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招商准度、扩大招商成果;要坚持创新驱动,建立以科研院校为依托、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业创新体系,搭建研发中心、创意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业创新平台,汇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创造要素,拓展开放驱动新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五、要坚定不移注重文化引领,厚植“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历史根脉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家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感动顺庆、感动南充”人物评选,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讲好顺庆故事、传播顺庆声音、打造顺庆气场,擦亮顺庆的“精神名片”。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群众文化中心,保证基层文化场所有效运转;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引进实力文化企业,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市场、走上舞台,打响红色之城、三国之源、千年绸都的城市文化名片;保护挖掘张澜纪念馆、罗瑞卿故居、万卷楼景区等历史文化遗存,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涵养文化氛围,打造具有顺庆记忆、彰显川北特色的城乡风貌。
六、要坚定不移促进民生改善,提升“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布局城乡教育资源,着力打造荆溪基础教育、潆溪职业教育、搬罾大学教育“三大教育板块”,放大优势、形成支撑、做强品牌。要提高卫计服务水平。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康养、日间照料“三个中心”建设,实施中医院改扩建项目,支持三医院转型发展,加快妇孺医院、妇幼保健院升级进位,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织牢基层卫生网底。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统筹衔接,全面提升社会保障工作水平;致力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要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矛盾隐患排查预警化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全覆盖,坚决维护和谐稳定大局;严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