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汪洋主席高度重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工作。去年8月,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正式上线。去年10月,“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顺利开展,这些探索和创新举措取得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良好效果,也获得了广大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好评。
但据调研了解,当前一些地方政协在运用“互联网+”履职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引领、指导和推动。一是总体平台较少,委员知情渠道不宽。委员来自各条战线、各个层面,专题学习政协知识的时间不多、精力不够,而学习载体大多还局限于政协会议、政协活动,学习面较窄、效率不高。二是各地标准不一,资源整合不够。虽然各地政协相继开发了委员履职平台,但没有统一开发标准、技术规范,发展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上下联结不畅,远程履职效果不佳。尤其是基层政协组织及其委员,因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人员配备存在明显差距,与上级政协对接不上,运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履职手段不多,应用率率较低、效果也不明显。
为适应新时代人民政协高质量履职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互联网+政协履职”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此建议:
一、研发通用履职平台。参照“学习强国”平台建设,研究开发全国政协系统通用履职平台,制定运行管理办法,出台技术规范,强化政协系统网络议政、远程协商阵地建设。
二、加强引领示范推动。建议政协组织自上而上成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办公室”,推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统筹发展。在履职平台试点期间,最大限度扩大市、县级基层政协试点范围,最大范围收到试点实效。
三、强调上下联动协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确保上下顺畅、共建共享共用。加强对地方基层政协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指导,利用全国政协系统履职平台资源,引导基层政协积极创建富有地方特色、形式多样的学习及履职平台,如“两会推送”“掌上提案”“热点关注”等,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扩大政协委员参与度。
四、突出平台建设实效。平台建设要紧紧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完善履职的委员履职、服务、宣传、互动、管理等功能,并建立委员履职电子档案,使政协组织全面掌握委员的履职情况和参与程度,提高服务和管理委员的精细化水平,将平台数据作为考核政协委员履职情况的重要参考。
五、利用网络充分履职。探索设立政协移动履职平台信息员,通过平台广泛收集整理网络热点民意,以界别小组、专委会为载体,对网络民意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对有价值的网络民意开展专题调研、网络互动,积极吸纳到资政报告、提案和社会民情信息等履职成果,引导委员充分履职、尽责担当。
(提案委、经济委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