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工作 夯实智力支撑
——关于我区人才工作的调研
为全面了解我区人才工作现状,做强建设“成渝第二城核心功能区”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区政协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对我区人才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人才工作现状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抓人才就是抓产业,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开创了我区人才工作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各类人才7719人,其中,党政管理人才2129人,专业技术人才5590人。党政管理人才(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外)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64人,占3%。专业技术人才中,初级职称有2405人,占43%;中级职称有2452人,占43%;副高职称有720人,占13%;正高职称有13人,占比不到1%。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了人才工作体系。区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委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局、教育局、卫计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做强了人才工作保障。一是完善人才引进与开发关键政策制度。先后出台《关于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区人才高地的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政策,为人才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二是创新人才发展的管理及约束制度。出台了《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产生办法(试行)》《科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公立医院院长、副院长聘任办法》《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人才选拔及考核。三是探索“重大项目人才支撑工程”建设保障制度。对接“155发展战略”重点工程和市“重大项目人才支撑工程”,出台《名师(名校长)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果城·菁英人才计划”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力求以高端人才开发带动人才队伍建设,以关键人才突破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搭建人才工作平台,促进了人才加快成长。一是依托工业园区汇聚人才。在潆华工业园区建成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引进市场营销、金融管理、建筑设计、工程技术等各类经营管理型人才24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8人,为园区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做强了人才支持。二是依托嘉陵江英才工程,结合我区重点产业、科技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需求,大力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2016年以来,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中,选聘专业技术人员68名,极大提高了我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结构水平。三是依托现代农民产业园培育人才。结合万亩蔬菜产业园、百万只蛋鸡养殖园、五千万袋食用菌培育种植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和转移就业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四是探索建立顺庆区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具体承担全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如落户、档案管理、社会保险、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出入境签证、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等,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现有人才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如卫生系统编制需求约2100人,但目前仅有编制1300人,远远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又如工业园区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仅有少量技能型人才,但规模以下企业中却寥寥无几,企业人才发展和整体竞争力还需大幅度提高。
(二)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层级结构不合理,普工多,中高级人才少。如区文化馆目前在编在岗人员不足20人,专业技术人员只有6名,亟缺文学、摄影、音乐、舞蹈、书法、民间手工艺、文物考古等专业人才;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符合经济建设需要的适用型人才短缺,如建筑规划设计、环境保护治理、商贸经济等;三是人才分布不合理,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特别是农业、企业生产一线缺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
(三)“入口”较窄,“留人”较难。一方面是人才入口较窄。目前,除硕士研究生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可通过考核招聘外,其他的只能通过考试选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由于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机会与薪酬待遇有较大差距,部分干部和人才具有一定实力后,便会向发展更好的地区和单位流动,尤其是工业园区内的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发展中,其发展水平和前景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导致人才队伍不稳定。
四、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招才引智方式。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立足我区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结构调整需要,针对不同类别人才、人才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产业发展定位等,差异化制定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健全政策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保持政策活力。优化引才方式,大力实行“柔性引才”,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结合“成渝第二城核心功能区”
建设,推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动并举的工作机制,增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拓宽人才培育方式,增强引才育才实效。引导激励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工作,引进培育人才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增强人才服务效能。激发和释放企业引才用才活力,鼓励支持企业探索创新人才引育工作。优化拓展孵化载体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培训基地、成果转化平台等,促进人才资源共育共享。注重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再提升”和本土人才选拔培养,拓宽人才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渠道,充分发挥人才的智力资源作用。
(三)进一步改进人才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留才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区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人才开发先进典型等,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创新人才培育优惠政策,在政治待遇、评先评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尽可能的提供便利和服务,打消各类优秀人才在我区工作和发展的后顾之忧,广招各类英才来顺庆发展,不断夯实顺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