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政协召开五届第二十六次常委会议,视察了搬罾、潆溪、栖乐垭等地的污水处理设施现场,专题协商了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工作。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区政协各委室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区政府副区长贺频应邀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会议认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工作,在项目争引、资金投入、建设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进了乡镇污水治理,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会议认为,我区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规划设计不科学。在选址方面,部分污水处理站选址距离场镇较远,位置高于场镇,不能实现污水自流,致使污水收集率低。如在建的潆溪污水处理厂距离场镇较远,需安装8公里管网,且该厂位置较高,污水不能自流入污水处理站。在雨污分流方面,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站都没有做到雨污合理分流,加之部分乡镇污水处理站建在半山腰和污水处理站设计不合理等因素,若逢雨季,后山的山水、场镇的雨水、污泥大量涌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站,超过了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雨污混合外溢,横流满地,臭气熏人,污染环境,如华凤后街污水处理站。
二是管网建设较滞后。基本上所有乡镇的污水收集管网都存在不配套的情况,管网覆盖率极低,导致场镇污水收集率偏低、污水处理厂负荷不足,甚至有些乡镇污水处理站已建成多年,但污水管网建设还是零基础,如辉景、李家、芦溪等污水处理站连污水管网都未接通。有的已配套管网的污水处理站,也仅仅是修建了必要的连接主管网或使用简易的PVC材质的收集管网,PVC管网在风吹日晒后容易破碎断裂,极大地降低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如凤山乡、同仁乡等。
三是运行效果不佳。全区已建成的17座污水处理站,除新复乡、永丰镇、栖乐桠三座污水处理站能正常运行外,其他都成为“晒太阳”工程。这三座污水处理站中,污水收集率最高只有75%,最低仅10%。
四是运行管理能力薄弱。乡镇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多从所在地常住人口中聘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多数不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不能因站施管,因水出招,没有能力确保污水处理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会议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意识,在注重项目招引的同时更要注重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进一步明确区级相关部门、属地乡镇、运营公司的责任,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监督管理,确保治污工作做到位、见实效。
二是科学规划新站。组织环保、规建、发改等相关部门共同编制覆盖全区的污水处理总体规划及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相关专项规划,合理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对新建的乡镇污水处理站,要结合当地实际及发展趋势,科学选址,合理设计,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
三是分步改造旧站。邀请专家对已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站进行“把脉问诊”,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整改方向,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重点突破、分批分步”的原则,逐一实施整改,最大限度地保证正常运转,发挥功能。目前,可先启动潆溪、芦溪、李家等重点集镇的污水处理站改造。同时,区环保局应会同各相关责任部门对全区已建污水处理站的管网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对症施策逐步推进污水管网延伸工程,不断扩大污水收集范围。
四是加强运营管理。由区环保局牵头,制定全区统一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综合评估等制度,建立日常运行记录登记、污染物总量减排资料台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有效、规范化运行。协调运营公司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对新聘人员开展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开展经常性技能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制定具体考核细则,明确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五是创新运行方式。探索PPP等投资运营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项目建设,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在污水治理上共同发力,以克服我区现有乡镇污水处理站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降低运营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在乡镇逐步推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对向污水处理厂管网排放污水的用户,适度征收污水处理费,填补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运行经费缺口。 |